行业新闻
杏彩体育平台app

杏彩体育官网:824 北海道大小姐——日本90式主战坦克


2024-12-23 06:04:57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app 作者:杏彩体育平台app

  作者简介:水瞳韵然,家住河北省邢台市的摸鱼肥宅一枚,爱好历史和军事,骑马与砍杀是最喜欢的游戏,同时还是小约翰可汗的崇拜者,通辽汗国的忠实粉丝,哈萨克汗国最忠诚的封臣,叶儿羌汗国的一生之敌,最近貌似沉迷于《使命召唤16》。

  (注:本人爱党,爱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坚决反对一切国家的行为!本文章仅仅只是介绍武器装备,无不良导向!另外,文章中的实际性能数据可能不准确,还望大家谅解!)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虽然日本是战败国,但美国出于多方面的需要,最终将日本打造成了一个坚定的堡垒和前沿基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的指示下,日本政府于该年8月10日组建直属于总理府(今天的内阁府)的“预备队”。(我的理解是,美国怕的是美军一走,日本人)

  1952年4月26日,日本政府成立隶属于海上保安厅的“海上警备队”,之后于同年8月1日成立保安厅,并将预备队与海上警备队统合分别改组为保安厅统辖的“保安队”与“警备队”。(这两个“治安部队”,实际上都具有准军事组织的性质)

  1954年,航空自卫队成立,同年7月,日本颁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正式定名为自卫队,并成立了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健全了统帅指挥机构。

  朝鲜战争期间,日本作为美军的大后方,为美军提供了生产,修理了大量物资装备,还有一定数量的日本人以“军夫”的名义随美军到朝鲜的战场上,担任后勤、扫雷等任务。冷战时期,日本自卫队主要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辅助美军行动。70年代,日本确立了“重视海空,海上歼敌”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海上军事力量。90年代之后,日本自卫队逐渐开始增加独立军事行动,并且开始参加海外维和任务。

  图11.日本防卫省,防卫省中最高级的官员称为防卫大臣,由首相任命。管辖范围也包含首相管辖下的自卫队。

  对于自卫队的一部分介绍就到这里了,下面,让我们进入正题,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自卫队装备的90式主战坦克

  (个人理解: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日本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宣扬肌肉武力,自卫队明面上是防御部队,所以很低调,采取的也一直是亲民友善的宣传方式,而二次元形象正好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又和谐友善,不容易被国民指责过激,)

  日本陆上自卫队早期的战略是“诱敌深入”(利用日本特有的崎岖地形来布阵防御),因此61式与74式主战坦克都十分注重以地形为依托的战术(如利用地形反斜面、稜线来隐蔽车体,同时炮管以最大俯角向敌方开火 ,甚至居高临下射击敌方坦克较为薄弱的上部装甲),作战模式倾向定点射击 ,而不是在平面的开阔地上与敌方重型主战坦克硬碰硬;

  (图片23:61式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仿照美国M47/48坦克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国产坦克。该坦克车长8.19米,战斗全重35吨,装备一门90毫米加农炮,备弹50发,还装有7.62毫米同轴机枪和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各一挺 。61式中型坦克研制始于日本自卫队成立初期 ,由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研究,三菱重工公司试制并完成量产,1961年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到1975年2月该型坦克总共生产560辆,1984年12月开始退役,到1988年时还有424辆在役)

  (图片24:74式主战坦克,是日本三菱重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研制生产的中型主战坦克。74式的设计高度考虑了日本的作战环境,无论整体设计或悬吊承载系统都极具特色。装备一门当时西方广泛采用的L-7A3改良型,使用北约标准炮弹。74式在1974年9月定型,被日本陆上自卫队正式命名为74式,成为日本在二次大战之后自行研发,制造的第二代主战坦克。74式坦克从1974年9月开始服役,量产持续到1989年,总共生产了873辆供陆上自卫队使用。)

  在此种方式下,日本坦克部队能抵消苏联坦克火炮口径较大、装甲厚的优势。另一方面,日本本州地形崎岖,平原狭小,而且道路桥梁的宽度与载重量都十分有限,也限制日本坦克的体积重量,否则将难以进行长途部署。

  70年代末期,日本的经济,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日本便开始研究将自卫队的战略从原本“消极防守”改为向外推进的“洋上击破”(即在外洋便将来犯的敌方机舰消灭);此一战略的重点是大幅强化海上自卫队与航空自卫队的战力,而陆上自卫队也不甘示弱,为了呼应此一战略、避免遭到冷落,陆自也将过去“诱敌深入”的防守策略改为“水际击破”,将决战区域向外推展至滩岸,企图在敌军半渡或刚登上滩头之际便将之消灭。因此,此阶段陆上自卫队提出许多用于滩岸决战的武器系统,包括购买MLRS多管火箭炮、发展车载反舰导弹系统,以及研发战力更强大、能直接与苏联T-72/80正面一搏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图26:MLRS多管火箭系统,是70年代美、英、法、德、意多国参与研制的一种压制武器,由美国沃特公司生产、1983年装备美军,主要用以填补身管火炮和战术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

  1975年74式坦克的量产仍持续进行之际,日本防卫厅便决定研发一种技术水平与当时仍在测试的美国M1、德国豹2同级的新一代坦克,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第四研究所主导,并邀集日本诸多知名民间产业参与,其中三菱重工负责研制车体与发动机,三菱电机和富士通公司负责车上机电设备,日本电气公司(NEC)负责火控系统,日本制钢所负责研发火炮。在1976年,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提出初步设计,代号为STC(日本第三代主战坦克原型车),1977年开始进行设计,在1980年推出首批两辆原型车。

  由于日本尽可能在STC上使用国产设备,导致研发时长大幅延长,并且遇到若干障碍 ;例如前两辆STC原型车采用日本自制的120mm滑膛炮,基本上是先前74式坦克的105mm旋膛炮的放大、无膛线版,不过在测试中表现不佳,而且迟迟未能克服诸多问题;此外,STC改良自74式坦克10ZF22WT的10ZG32WT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发也不太顺利,直到1982年才初步完成。在1985年7月的装备审查会议中,决定放弃使用国产120mm坦克炮,改向德国引进著名的Rh-120 120mm 44倍径滑膛炮,并进行第二批原型车的制造。

  STC第二批四辆原型车在1986至1988年间陆续推出,换装Rh-120主炮, 在1987年9月至1988年12月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 。原本STC预定在1988年完成所有测试并正式定型,然而由于进度略有落后,直到1989年2月才交给陆上自卫队进行测试,并在1989年完成全部测试,四辆原型车总行驶里程约20500km,共射击3100发炮弹。STC在1989年12月15日的装备审查会议中正式定型,1990年8月6日正式依照年份命名为90式并投入量产 。

  90式坦克炮塔造型与豹2主战坦克十分相似,车体与炮塔由钢板焊接而成,炮塔前方与车身正面安装了三菱重工研发的新型复合装甲,其余重要部位则以间隙装甲补强,炮塔顶部也加装特殊装甲以抵抗日渐盛行的攻顶武器。90式坦克的复合装甲以两片冷轧含钛高强镀钢板包夹纤维蜂窝状陶瓷夹层而成,日本虽未公布90式坦克复合装甲的技术细节(由于日本陶瓷科技先进,故一些西方观察家多半给90式坦克的装甲技术极高的评价,甚至被认为优于乔巴姆复合装甲),90式炮塔正面仍维持早期型豹2的垂直造型,而非避弹性较佳的倾斜型 ,降低了防护效益。

  (图31:这篇文章中第一段文字中说,在实验的最后阶段,90式在穿甲弹试验场硬抗了9发120mm炮弹,并依靠自身动力离开了现场,但是关于射击测试的内容和数据都没有记载 )

  (图32:三号试验车的防护性测试记载,正面接了一发APFSDS,未被击。